源起
1945年之后,新加坡天主教的教友人数激增。随着政府的土地规划,以及新镇的开拓,教友也分散于岛屿的各处。为牧灵以及更好地服务居住在新加坡各新镇的教友,新堂区也悠然而生。
自1941年,居住在巴耶里峇,以及后港五条石和六条石一带的教友常聚集在一位教友的家,并且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Fr Innocent Fernandez主祭主日弥撒。后来,聚集的教友人数越来越多,弥撒就改在当时位于山傍通道的圣若瑟女中举行。大约一年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Fr PhillippeMessonier接任,每逢主日就到圣若瑟女中主祭弥撒。当学校礼堂再也无法容纳所有的教友时,建设圣堂也就势在必行。
建设小圣堂
1942年,为建造小圣堂,新加坡天主教购得位于圣若瑟女中旁边的一块土地。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以及新加坡的沦陷,使建造小圣堂的计划就一直搁置,停滞不前。直到1945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Fr Michel Bonamy 才被委任在这块土地上建设小圣堂,以服务居住在巴耶里峇一带的教友。身为副主教,也是善牧主教座堂本堂神父的Fr. Bonamy就着手建造圣堂的事宜,包括购买建筑材料。1952年,奠基仪式之后,建造小圣堂的计划就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设计简单的小圣堂竣工后,在1953年12月13日,由驻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教廷大使Lucas蒙席祝圣,并且将圣堂奉献于圣母无玷圣心。圣母无玷圣心堂的首位本堂神父Fr MosesKoh 就此在这里服务,直到1971年。
教堂名字的由来
“圣母无玷圣心”是圣母玛利亚在法蒂玛显现时对自己的称呼。她希望世人将自己奉献于她无玷圣心,为赔补自己的罪过,更为补赎世人的罪恶。
圣母无玷圣心的敬礼主要是希望教友效仿圣母的内修生活,强调圣母承行天主旨意时,所经历的苦与乐,学习她服从天主的圣德,以及恭敬她对天主与耶稣的爱,还有她对世人的爱。
虽然无资料记录为何Fr. Bonamy将圣堂命名为圣母无玷圣心堂,但教会历史上,在1942年,教宗碧岳十二世遵照圣母的意愿,将正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人类奉献于圣母无玷圣心,而在1944年,教宗也规定在普世教会举行圣母无玷圣心节。
因此,将1953年建造而成的圣堂奉献于圣母无玷圣心并不稀奇。更何况,自1832年,新加坡已有12间天主教堂,而其中只有三间是奉献于圣母。这三间教堂分别是1852年建造的圣母圣诞堂、1888年的露德圣母堂,以及1949年的海星圣母堂。此外,自1910年,新加坡已有圣心堂,怎能没有圣母无玷圣心堂呢?
不建高楼教堂
1970年代初,小圣堂已经无法应付教友的需求。Fr L Loiseau 接任不久后,就向孟总主教提出拆除旧堂,重建新堂的计划,但没获得许可。因此,在1973年,小圣堂被扩建,以增设更多的座位,好容纳更多来参与弥撒的教友。
可是,当实龙岗北、实龙岗中路,以及后港新镇开始繁荣,居住在这一带的教友人数不断激增时, 很快地, 小圣堂再次面对“爆满”的状况。1992年,圣堂再次被扩建。但是,当教友人数将达六千人时,建造新教堂的计划也就无法再拖延了。
1999年,杨笔文神父决定拆除小圣堂,建造大教堂,以更好地服务教友。当时,教友一致同意,新教堂必须保留原有的“甘榜精神”,亦不建“高楼教堂”。这是因为圣堂四周都是半独立式和独立式洋房,居住在这里的教友和非教友都不愿看到“高楼大厦”在这一带出现。因此,大教堂的设计也遵循教友的请求,不像其他现代的新式教堂向上发展,而是将圣堂的高度尽量维持在与周围的建筑物一样的高度。重建计划在1999年11月开始,一直到2002年才完工。
2002年5月1日,教堂由新加坡教区时任总主教谢益裕祝圣后正式启用。大教堂不只可容纳至少七千名教友,也增设了骨灰安置圣所、底层停车场、堂区中心、避静中心,以及多用途礼堂,而唯一的“高耸建筑”就是教堂的钟楼。
今日的教堂
随着新教堂的开幕,教友的心也随之火热起来,积极地参与堂区活动。圣母无玷圣心堂每个星期出版的堂区周讯《IHM心》,不但色彩缤纷,也绚丽夺目。除了刊登教区、堂区以及各个组织的活动消息外,周讯也刊登主日福音的简短解释和反省,以助教友更好地参与感恩圣祭,并活出逾越奥迹。此外,周讯也介绍圣人的生平事迹,以及教会节日或庆典的意义。这些简短的教会资讯为新教友而言,是增添知识;对老教友来说,也是温馨的提醒。简单的两页纸,却下了不少功夫。
除了周讯,圣母无玷圣心堂也每三个月就出版《IHM心律》。这个通讯不但深入地介绍和报导多姿多彩的堂区活动,也加入了教友的心声,是教友联系的好方法。可见编辑组的用心,希望借此吸引并鼓励更多老、中、青、少教友加入堂区生活。
将《IHM心》及《IHM心律》上载到堂区的网页,与其他堂区和地区的教友分享,是现代教堂的作风,体现了天主教是普世教会的精神,也让身在各处的教友能保持联系、增添知识,真的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Clement Liew/整理:白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