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方舟能载入所有的生物吗?

方舟能载入所有的生物吗?

“上主见人在地上的罪恶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无非是邪恶。”创世纪6:5用了这几句话,指出了罪恶的普遍性,并引出了天主要惩罚人类的决定:“我要将我所造的人,连人带野兽、爬虫和天空的飞鸟,都由地面上消灭,因为我后悔造了他们”。(创6:7)这就是后来“洪水灭世”的导因。

经文提到诺厄是他同时代唯一正义齐全的人,也就是唯一寻求和满全天主旨意的人,而其他有血肉的人,品行都已败坏。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讲法。就如第十章写索多玛城有不足10个义人的说法一样。经验告诉我们,有少数的人比较偏向完美,也有少数的人偏向极恶。但终究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个完全败坏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好坏参半。

写作这个故事有其神学意义,是要表达天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故事的细节明显的夸大,比如说方舟大得可以容纳天下所有的生物,而四十昼夜的洪水造成水位暴涨以致超过最高的山峰,这些描述都令人匪夷所思。可见作者并非要读者接受所写为历史事实的陈述。

故事的其它一些情节也显示作者无意要读者接受文字表面的陈述。比如文中提到诺厄把“洁净”和“不洁净”的动物分开。但这种分类法在以色列历史中是在梅瑟颁布法律之后才出现,在时间顺序上是错乱了。此故事是创世纪第四到第十一章整体串联描述的一部分时,目的都是在表达人类犯罪的后果。

古代作者讲故事时是以当时的天文地理生物知识来描绘。而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依靠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结论。所写的下大雨,涨水,水淹大地,生物湮灭等是以文学描述来表达神学思想,表达大地因为人类的罪恶而回到原始的混沌。后来从新开始,成就一个新世界。

新世界以大水退去为起点。但诺厄怎么知道呢?他几度放出鸽子测试大地是否干了,当鸽子回来时嘴里衔着一根绿的橄榄树枝,诺厄就知道水已退去,树木已露。接着再放出一只鸽子,却一去不返,就知道可以“安全出门”了。文中所提鸽子嘴里衔着一根深绿的橄榄树枝的图像,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里,后来就成为了和平的象征。

诺厄由方舟出来之后,拿各种洁净的牲畜和飞禽,献上了全燔祭。这种祭献在时间上是后期的概念,把它写在诺厄时代,也不符合历史次序。但这么写也没有什么奇怪,因为本来就是后人写古人的故事,作者写作时自然地带入自己时代的概念。最后写天主悦纳了诺厄的祭献,并许下再不为人的缘故咒骂大地,并用霓虹为标记与人立约,还祝福人类。天主再托付给人在大地上生育繁殖,并治理一切的权柄。

有趣的是,中国古人造字,用“舟”及“八口”来代表“船”。为什么?有人揣测古中国人已经懂得“诺厄方舟,一家八口”的故事,所以才造出了“船”这个字。是非究竟,无法考证,不得而知!

文:萧永伦神父

Shopping B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