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有关亚巴郎的所作所为

旧约创世纪第12至25章讲述亚巴郎的故事。经文首先提到他蒙召多次搬迁。有一回遇到饥荒,遂下到埃及。在那里,亚巴郎为了活命,撒谎将自己的妻子说成妹妹,被埃及法老带入宫内,而亚巴郎换得了些牛羊、公驴、仆婢、母驴和骆驼。但是,经文说上主因此降祸打击了法郎和他全家。却姑息亚巴郎的出卖妻子以求自保。所言让人感到困惑。

此段经文不是从伦理对错的角度来描述所发生的事。因为从伦理学的角度,亚巴郎是犯错了。而从正义的角度,他应该受罚。但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是要强调天主对亚巴郎的许诺与祝福。所以作者写亚巴郎虽犯错反而避过灾难,要说明主导事件发展的是天主,祂如何一直不断的保护与照顾了亚巴郎。

接着创世纪写亚巴郎和妻子撒辣依多年无子,她就建议丈夫和婢女哈加尔睡。亚巴郎同意了,让婢女做妾,与她亲近,因此怀了身孕,产下依市玛耳。作者在这里同样不讨论伦理问题,只反映了那时的社会现实,把当代的常态描写出来。作者要表达的是亚巴郎夫妇想用自己想出来的方式去成就天主对他许下后裔繁多的应诺。就如之前他想立一位家仆做为继承人一样。但是天主的计划是,他的亲生子要成为他的继承人。(创15:4)

果然不久后撒辣给年老的亚巴郎生了依撒格。为何高龄得子?当然也是作者刻意展现出,在人看来不可能成就的事,为天主却是可能的。后来孩子少年时,就发生了所谓亚巴郎献子的故事。经文是说天主想要试探亚巴郎,叫他把心爱的独生子依撒格带往摩黎雅地方去,在所指定的一座山上,将他献为全燔祭。亚巴郎照办了,直到当真要伸手举刀宰献自己的儿子时,上主的使者才阻止了他,并吩咐他以一只公绵羊取代为祭品。(创 22:1 – 12)

读者注意到亚巴郎听了天主的吩咐后,没有要求天主给予任何解释,只信赖天主的命令是对的,而谦卑的服从了天主,照他的话去做了。这表明他对神完全的信服,以及自我的牺牲。他的信德让他克服要祭献心爱独生子的痛苦,以及考虑到丧子之后与许诺之间将产生的矛盾,而毅然地往指定的山上去。传统的诠释者就是这么解释,认定这纯粹是一个考验,而亚巴郎也通过考验了!

然而一般的读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惑,觉得这个“献子”的要求实在残忍,非常不合情理。假如今天读者听到一个声音,说是来自神的声音,要求当事者“献子”,他将要如何回应呢?按良心的指引,读者会这么做吗?加上现在我们有耶稣福音的教导,祂启示给我们,天主是慈爱的天父。祂会这样试探一个人吗?祂要通过试探才能知道这人内心的想法吗?而且是用活人祭去试探,这不是与祂的本性相违背吗?可见这一段经文肯定需要有另一种新的解释。

按新的解释,其实天主没有试探亚巴郎,当然亦没有叫他将依撒格献为全燔祭。这一切,全是亚巴郎自己内心的挣扎。他想:天主许诺于我后裔繁多,但到现在为此我只有一个亲生子,我要怎样才能够博得天主的欢心,使他成就这个应许呢?我能够献給祂最有价值的宝贵礼物是什么呢?当然是我的儿子依撒格。好,我就把主所赐最好的,还给上主,他必会加倍的报酬我。这是亚巴郎的一个内在旅程,是他信仰的挣扎。结果亚巴郎决定割捨所爱,献给上主。其实之前的经文已多次显示亚巴郎有这种自作聪明地寻求答案的做法。比如谎骗妻子是妹妹,以及为得子而纳婢女为妾,就是明显的例子。因此判断他这次又是自作主张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而古代的作者,无论文中的主角如梅瑟或亚巴郎做什麽,都会说成是天主令他们这样做的。所以,明明是亚巴郎自以为是,却说成天主试探亚巴郎了!而事实上,其实是亚巴郎自己的内心挣扎和决定。

若我们了解古代近东文化,就越加可以明白献子故事的时代意义。当时,除祭献牲畜给神明外,也有祭献活人的风俗,被视为正义的。所以,说天主要求亚巴郎献上依撒格为活人祭,为当时的人都不会觉得不妥的。但是,现代人却有了耶稣福音的光照,就马上意识到这绝对不可能是天主所吩咐的!

话说回来,经文要表达的是天主对亚巴郎的召叫,以及亚巴郎在回应天主上的心路成长。忠实的天主不断引导着亚巴郎走着信德之路,而亚巴郎也按自己个人所属的社会、文化与宗教的认知去回应。亚巴郎的信德就在于此,尽己所能,承行主旨!

文:萧永伦神父

Shopping B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