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咏137的作者是被充军巴比伦的以色列人。每当他坐在巴比伦河畔,一想起故乡耶路撒冷的时候,不禁悲从中来而泪流满面。其实他们流亡当地已经很多年,那里的居民以为他们早已经接受现实,没想到邀请他们奏乐唱歌,唱一支属于他们家乡的歌时,作者还是那么悲愤激动。
作者感叹自己身处外乡异域,怎能有心情在俘虏他们的敌人面前讴唱耶路撒冷的歌曲?当年侵略者的跋涉喊叫,把楼房拆毁并夷为平地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作者由怀念和悲伤转为怨恨和愤怒,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强烈的报复情绪。于是作者写道:“你这只知破坏的巴比伦女子!谁若依照你加给我们的灾痍,也照样报复于你,他就得福祺。谁若抓起你的婴儿幼子,摔在盘石上,他就得福祺。”(咏137:8-9)这段憎恨诅咒的言辞出现在圣经里,令读者感到惊讶错愕。
其实在古代近东,祝福和诅咒是凡人向神灵祈求的一种形式。他们会假设所言所行将有即时的效果。归根结底,祝福和诅咒表达了行动者强烈的愿望,期望神明能够干预并影响各种人际关系。他们会在祷告时与神灵讨价还价或通过祭献等行为来取悦神灵。在这个过程中,祝福和诅咒也形成了乞求的一部分。
历史文件中见证了诅咒的事实。亚述国王阿苏尔内拉里五世与他的附庸阿帕德国王马蒂伊卢(约公元前755年至公元前745年)之间的条约保留了一个可怕的诅咒,阐明了斩首的惩罚。“这个头不是春天的羊羔的头,而是马蒂伊鲁的头……如果马提伊鲁违背了这个条约,就像这春天的羊羔头被砍掉一样……愿马提伊鲁的头被砍掉。“以色列人处于古代近东的环境之下,诅咒也形成了他们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出现在旧约经典,包括圣咏集里面,不足为怪。
圣咏是祈祷词。在祈祷中加入诅咒自然不合基督徒所理解的福音伦理,但在旧约里却是“家常便饭”。圣咏集里有不少骂人或诅咒的圣咏。其中第109首圣咏几乎是纯粹的诅咒圣咏。诅咒可分私仇和公仇两种。针对私下“仇人”所发的诅咒就有圣咏5,35,40,41,55,58,59,69,109,140,141。而那些针对宗教及国家的敌人所发的诅咒圣咏,有14,52,59,79,83,137等。圣咏里用三种图像来描写这些仇敌,军队的伏兵、猛兽、猎人及渔夫,要捕获他们所找的牺牲品。
疾病及受迫害这两个灾难,为圣咏中那些受苦的人,每每是连在一起的(如咏38:12-21,41:6-11;102:9)。作者认为恶人会乘病者无能为力时欺诈他。就像在约伯书中所说的,他们怀疑约伯受苦害病,是因为有罪。如此病者的敌人幸灾乐祸,朋友们则弃之不顾(见咏38:12;35:12-15;41:10;55:14)。为了反驳敌人,诅咒他们就成为哀怨或哀祷的附属部分。
耶稣教导祂的听众“应爱你们的仇人,善待恼恨你们的人;应祝福诅咒你们的人,为毁谤你们的人祈祷。”(路6:27-28)。祂激励他们以一种新精神,改变与仇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祂希望他们超越对梅瑟的律法的遵循,用真爱彼此对待,甚至善待那些仇恨他们的人。耶稣要祂的听众为那些迫害他们的人祷告,祈求他们的福祉(玛5:44)。路加福音也提到其他鼓励的话:转过另一边的脸颊(路6:29),不追究偷你东西的人(路6:30),以你想要别人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路6:31),另外就是不求回报(路6:35),怜悯(路6:36) 和宽恕 (路6:37)。
咒诅是期盼对方造成伤害,(如玛5:44)。耶稣却告诉祂的听众,回应一个试图伤害我们的人的方式是为祂的益处祈祷。显然我们若只是顾及自己,对耶稣的话是听不进去的。但耶稣正在挑战祂的听众,以真正无私的爱待人。而且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附带效益是:对仇人好也是对自己有利的。耶稣说这种行为的奖赏是巨大的,也表现出我们是天父的子女(路6:35)。祂补充说,如果我们饶恕,自己也会被饶恕(路6:37)。如果我们给予,自己会加倍的得到益处(路6:38)。跟随耶稣,就是要超越旧约法律和先知的义德。
文:萧永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