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活石圣殿

活石圣殿

十一月九日是“拉特朗圣殿奉献日”

拉特朗圣殿是罗马教区的主教座堂,而罗马教区的主教就是教宗。由于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米兰敕令,基督徒乃结束了教难的时期,甚至基督宗教后来也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至此,基督徒一方面修复他们被毁或被禁的那些为朝拜天主的圣地,另一方面也开始建造新的天主子民的家,也就是教堂;此同时,也接受从皇帝那里慷慨馈赠的宫殿。譬如,君士坦丁大帝就将叔父拉特朗的罗马公堂送给了教会,当时的教宗Sylvester一世(314-335)就将这座宫殿旁的侍卫队军营改建成圣殿,并且在公元324年11月9日奉献给神圣的救主,并以洗者若翰和圣史若望两位圣人作为圣殿的主保。这座圣殿可以说是普世教会主教座堂的始祖,堪称“圣殿之母”,因此这个祝圣日自然就具备了非凡的特殊意义。

那么这座圣殿在哪里?罗马吗?是的,这座圣殿就矗立在罗马城里;然而真正的圣殿却是指耶稣基督,基督已成了真正的圣殿。当公元七十年,耶路撒冷城被被罗马帝国的军队攻陷,犹太人朝拜唯一天主,向天主奉献全燔祭的圣殿也连带被拆毁的时候,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带着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题,逃的逃、散的散。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是:天主对默西亚来临的许诺尚未完成,而圣城耶路撒冷的圣殿是天主许诺有形可见的记号,是天主在红尘世间临在于祂子民中间的见证,而如今是怎么了?天主怎么能够让这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呢?天主难道也会食言而肥吗?食言而肥的天主还是忠信的天主吗?好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以色列子民,尤有甚者,因着圣殿的被毁,连带着也让犹太人的祭献遭到了停止,不只如此,连那些在圣殿内为负责举行祭献的司祭职务也废除了。

可以说,圣殿被毁的这个事件,几乎就是要刨掉犹太人赖以生存的最深根本的事件。其中一位四散的犹太基督徒,也带着同样的无解之谜,流离失所,一路流徙到了意大利北部。他反覆思量这个问题的答案,却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在圣神灵感的光照下,他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答案,并把这答案表达在他的著作当中,这部著作就是我们已经耳孰能详的《希伯来书》。而他所获得的答案就在基督身上已经说得分明,讲得明白。基督就是那座祂自己所曾经预言的,将被拆毁,但要在三天内重建起来的圣殿,也就是祂那复活的身体;基督同时也是藉着祂那在十字架上一次而永远的牺牲,而成了奉献给天父的永恒祭献;耶稣不仅成为奉献的牺牲,同时,耶稣自己也是那奉献牺牲给天父的永恒大司祭。所以,耶稣作为新盟约的圣殿、祭献和大司祭,祂已经取代了旧约的圣殿、祭献和司祭。也因此,耶路撒冷圣殿的被毁,在耶稣身上找到了合理圆满的答案。

即使如此,圣殿或是教堂仍然有它的重要性,虽然它不能把天主禁锢在它的四面墙壁之内,但是我们却是可以在那里与天主相遇,因为这里是天主的名永留的处所,是天主昼夜垂视、看顾的殿宇。这让我想起我在负笈罗马期间,每当我伫足在居高临下的母校圣安色莫礼仪学院的门庭前,眺望整个罗马城时,我总会想到荷兰籍的灵修大师卢云神父在他的《罗马城的小丑戏》一书里,对这座充满着美与传说的古老城市所作的赞叹。他形容在这座由形形色色的房屋、人群、街道、汽车组成,并且充满了美丽与传说的城市里,却有罗马的圆屋顶把那属于神圣的地方点缀出来。这些罗马的圣殿或教堂就像美丽相框匡出来的空间一般,在人类的历史洪流中,向人们见证我们人生命核心的那一位。

而圣堂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人生命核心那一位的见证者,乃是因为在此聚会的人们。的确,真正的圣殿是耶稣基督,但是基督有形可见的殿宇就是基督徒团体,也就是教会。教会不只是指那聚会的处所,更是指那由活石所组成的生活团体。换句话说,教会这座圣殿不是建筑物,而是人;教会不是无生命的空间,而是活生生的有机体。在教会这座圣殿里,因着耶稣基督,所以我们可以彼此坦承生命里的脆弱,可以拿下世俗的面具,因为这里不应该只是好人好事的表扬会场,也不应该只是是炫耀杰出会员的社团,这里应该是医治她受伤儿女的地方。同时,在教会这座由活石所建筑的圣殿里,每块活石各有功能,每块活石都各有恩赐,每块活石都各有使命。

是啊!任何朝拜天主的地方都将成为在历史中和民族里曾经存在过的一个空间,这些存在都将过眼云烟,但是不会过去的是天主的圣神早已在我们的心里,代我们呼喊着天主,阿爸,父啊!(参:罗八26)只要我们以心神、以真理来朝拜天主,那么虽然耶路撒冷的圣殿会过去,今天我们所庆祝的拉特朗圣殿也会过去,我们此时此刻奉献弥撒的所在地也会过去,但是我们与天主的亲密联系永远不会过去。

文:潘家骏 神父/图:网络照片

Shopping B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