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的荣光
说起来你未必会相信:为了一栋建筑物,我可以特地走访一个城市。而吸引我在去年暮春前往西班牙中部托雷多市的,甚至不是栋建筑物。它仅仅是托市雷多座堂里的一个祭台,但那是何其超绝的一个祭台!
自从年轻时在一本建筑书籍里看到它的照片,便将它长系心中。只见无数以雕塑和绘画形式呈现的圣像,围绕着一个圆形的天窗和它上方仿佛无穷无尽的空间。更有一抹光自天窗射入黑暗的室内,照亮着一切——我仿佛感受到天国的荣光。
在托雷多座堂实地观察,进一步了解整个设置的辉煌。属于巴洛克风格的“透明祭坛” (El transparente) 与座堂建筑的哥德式截然不同,却和它融合得天衣无缝。所以不同乃因为两者的建造时间相差200多年,当建筑师汤姆耶 (Narciso Tomé) 在1729年被委任设计和督造祭台时,哥德式早已落伍,正当盛行的是以弧线、动感、戏剧性著称的巴洛克风格。
祭坛位于座堂主祭台后方。正中部分为圣母与圣婴,其上有天使簇拥着一个小光洞,再往上及左右两侧还有圣人,整个组合气魄不凡。其神来之笔是在天顶开了上面所述的圆形天窗,让自然光线射入,使一切都显得立体,而此天窗在表现手法上又与祭台一气呵成。整个组合遂成为巴洛克艺术的一件经典作品。
另一件巴洛克经典在罗马圣依纳爵堂内,我也有幸亲睹。通过雕塑、绘画的组合与透视原理的应用,这件由耶稣会士波佐(Andrea Pozzo)于17世纪创作的天顶艺术品同样地呈现天国之象。当我们在堂内一特定地点仰望时,会见到建筑物似往上延伸,其上有天穹,许多圣人与天使齐齐升空,处于中心的圣依纳爵在云端面向圣三。
天国是么样子的?世上之人谁也不晓得。我们仅知道它是人生旅程所应聚焦的目标,其美好犹胜过任何杰出的艺术品千倍万倍。
不久以前在我与几位朋友的“聊天组”里有人传来一个短视频,以“人死时能带走什么”提问开场,引出一切都带不走的事实,结论大意为:只有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是自己的,我们要过好它,热爱它,享受它。这几位朋都无宗教信仰,觉得这视频很有意思,并互相勉励多注重健康,爱惜时间,珍惜友谊。
这些都很好。然而,无论我们如何注重健康,过了一定年龄,身体各机能必会逐渐衰退;无论如何爱惜时间,它总是一分一秒地流逝;而即使最坚固的友谊,也总会因种种原因骤止。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切仍然是毫无意义——除非我心中具有对天国的向往。
对于天主子民来说,天国绝对是我们所应期待的。我们虽然难以想象这个境界,但从天主教教理中可以得知能抵达这个境界者將与基督永远生活在一起,面对面地看天主本质。那将会是何等巨大的喜乐!
为了一栋建筑物,或像“透明祭台”这么一个设置,我可以舟车劳顿走访一个城市,以求获取亲身体验和美梦成真的感觉;旅途中纵有困难皆一一克服。为了对天国无与伦比的“亲身体验”和“美梦成真”,在人生的旅途上,试问有什么艰辛是不可以在天主的恩宠里,咬紧牙关来承受的呢?
且让我们都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主耶稣,我们终有一日会沐浴在天国的荣光里。
文/图:方济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