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四主日弥撒的福音是耶稣拣选七十二门徒,开启向万民传布和平的福音:“我派遣你们去,如同把羔羊送入狼群。你们不要带钱囊,不要带口袋,也不要带鞋;在路上也不要问候人。无论进了哪一家,先说:“愿这一家平安!”如果那里有喜爱和平的人,祢所求的平安就要临到祂身上;不然,仍归于你们。”
是的,将 “和平”、“平安” 通传给人是一项非常核心的福传使命。当我们把人类历史的长卷摊开时,我们便会发现,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耶稣的和平与平安,而这和平与平安不是靠这个世俗的运筹帷幄就能获致的,因为它是天主的恩赐,它的最深根由就是使人与天主和好。不论哪一个时代都需要天主恩赐的和平与平安,但我们今天这个世代对和平与平安的渴求,却尤甚于过往的任何时空,因为今日的乌俄战争与暴力已经威胁到整个人类的安定与和平,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得过这场大灾难的威胁。
几年前,我看了一部纪念二次大战结束七十周年的日本电影,中文片名叫 “我的长崎母亲”。这部电影以美军在日本长崎市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作为时空背景,描述因为原爆而丧失性命的医学院学生浩二,在死亡三年后却魂归来兮,常常出现在母亲的生活中,展开了母子之间以及与论及婚嫁的恋人之间,彼此抚平遗憾与伤痛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这部电影让我泪湿了一整条手巾,还让我的思绪整个晚上漂浮在” 和平” 的议题上,久久无法将思绪沉淀,并安心入睡。
电影一开始,美军轰炸机锁定目标,准备投下原子弹的一幕,就如同梦魇一般,缠绕着我的思绪,如鬼魅一般抓着我的脑袋瓜子不放,逼着我去思考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和八月九日,就是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的那两个日子,这两个日子是否让耶稣真福八端里的 “缔造和平” 有了全新的含义与视野?是的,这新的含义与视野就是拯救人类免于走向集体自杀,而这是在人类过去历史中,从来都未曾有过的自我毁灭事件。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那一天,当基督徒在欢庆耶稣在大伯尔山显圣容的日子,核武时代却也徐徐地降下帷幕,一道闪光把广岛市化为灰烬,让近十六万名居民赔上性命;三天之后,另一颗原子弹投下长崎市,让近八万名居民失去性命。这两个城市的大爆炸以及随之而来的核武军备竞赛,逼使缔造和平成为基督徒的首要任务之一。诚然,就如荷兰籍的当代灵修大师卢云神父所说的,教会尚有许多工作刻不容缓:礼仪的事工、福音的广传、教会的合一、环保的推动、帮助贫穷与饥饿,以及捍卫人权等等。然而,这一切工作都应该与那置于它们之上的一项任务紧密相连,这项事工就是缔造和平。今天所谓的和平使命,就是要给人类一个有盼望的将来,让我们的生命仍然可在这个星球上延续下去。
而作为一名基督徒,我们首先能做什么?在耶稣给门徒的临别赠言中,祂这样说:“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给你们的,不像世界所赐的一样。”(若十四27)因此,当我们想要缔造和平时,首先需要远离那些讨厌和平的人的一切藏身之所,从而进入天主把祂的平安供给我们的那个住处,祈祷、而尤其是参与祈祷的最高峰——礼仪,就是进入这个住处,生活在上主的居所中,在那里“我遭遇患难……祂必暗暗地保守我”,在那里“我得以昂首,高过四面的仇敌。”(咏二七)
的确,我们需要藉由祈祷、而尤其是在弥撒的团体祈祷中回到上主的居所里,聆听天主真正的和平旨意。祈祷是一切和平使命的基础,在祈祷中,耶稣所赐予的和平能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不属于这个充满冲突与战争的世界,而是属于赐予平安的祂。也只有在祈祷中,才能够有耶稣的平安可以依靠,而可以不再依恋那个不断孕育苦毒、贪婪及暴力的世界,如此,我们才有能力在这世界里讲述和平。只有当世界里的好战份子无法驾驭我们时,我们才能表达我们的和平立场;只有当我们单纯地信靠祂时,才能替和平之王作见证。是的,只有透过祈祷而生活在和平的居所中,才知道甚么是和平的使命。
当我们基督徒把耶稣的平安使命带进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也会挑战我们如何彰显耶稣的平安,假如我们试图独自完成这项使命,单单依靠自己的才智与资源,那么我们只会陷在孤独的困境中。因此,耶稣并没有提议我们要像英雄般独闯天下,与恶魔单打独斗,反倒祂差遣了圣神,把我们连成一体。这个身体由不同人士组成,因着领受相同的许诺,自由地为着相同的和平使命而奋斗。这个身体就是基督的身体,无时不显,无处不在,而尤其在礼仪中更是彰显无遗,也只有这个充满活力的基督身体才能对抗那些遍地横行的强权暴力。
就让我们联合在教宗的祈祷中,一起为今天仍战火未歇的乌俄战争恳求天主:“……上主,如果我们继续残杀自己的弟兄,求祢宽恕我们;如果我们像加音一样,继续在自己的田里拿石头砸死亚伯尔,求祢宽恕我们。……主耶稣基督、天主子,我们哀求祢。求祢使加音停手!求祢光照我们的良知,不要让我们的目的得逞,求祢不要让我们为所欲为!求祢阻止我们,主,求祢阻止我们!当祢使加音停手之后,求祢也眷顾他!他是我们的弟兄。主啊,求祢终止暴力!主,求祢阻止我们。阿们。”
文:潘家骏神父 / 图: 网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