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儿子和人的女儿到底是指谁?
创世纪记载亚当与厄娃有两个儿子加音和亚伯尔,之后还生了舍特。创世纪第五章讲述了后来亚当的后裔如何不断的繁衍,而且人人都有好几百岁。而在第六章,却突然有这样的描述:“当人在地上开始繁殖,生养女儿时,天主的儿子见人的女儿美丽,就随意选取,作为妻子。”还说从此以后,人的岁数就不超过120岁。(创6:1-4)
创世纪的写作使用“讲故事”的手法,而不是报道历史事实。因此我们绝对不可按字面意思来诠释这些经文。以亚当的最初两个孩子来说,经文说加音是个农夫,亚伯尔是个牧人。从人类经济发展史可知,人类最初的谋生方式是打猎,接着才想到豢养,之后才进入放牧时代。同时也有采摘野果,而农耕是比较迟才出现的。从打猎到农业种植是经过一段长时间。作为原祖的儿子,他们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农夫和牧人!可见把加音和亚伯尔列写成两种工作的竞争者,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而是有其特别寓意的。
阅读圣经时遇到诸如此类的困惑,我们无需紧张,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圣经原文的体裁与写作手法,然后再探讨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这些困惑自会迎刃而解。言归正传,加音和亚伯尔的故事有什么寓意呢?作者其实要以这两个人物,表达两种文化的竞争。亚伯尔是牧人,代表游牧文化,希伯来民族起初属于这种文化;加音耕田,是定居农民的典型,代表另一种文化。在迁移争地时,两者之间不断的发生对抗与争斗。把游牧文化的希伯来人写成受害者,是强烈民族主义的自然现象。
故事说加音袭击了弟弟亚伯尔,将他杀死。动机按经文字面的解释是:“上主惠顾了亚伯尔和他的祭品,却没有惠顾加音和他的祭品;因此,加音大怒,垂头丧气”。把仇杀的原因归因为天主的主观偏袒而引起加音的妒忌与不满,是古希伯来人的“万事归神”观念作祟。目的虽然要表达天主有无上的自主权,却是对神的一个错误观念。是古人诸多错误观念之一,是我们必须否定的。
这里也稍为讨论原祖和后代的关系这个问题。当初人类的祖宗是否只有一男一女, 或是有一群人?究竟亚当厄娃的其人其事,是历史性的真实存在,或是象征性的故事?要探索这问题的答案,必须从已知追溯未知,也就是从现在的各种族群,再往回看。简单来说,现在我们发现南撒哈拉非洲人种、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等。那他们有可能都出自同一对祖先吗?好像不太可能。但实在很难说,也无法提供任何正面或负面答案的证明。
从创造与进化的角度看,时有听说“无神论的偶然进化”,以及“有神论的创造进化”两种观点。前者认为生物的出现纯属偶然,而后经过常时间不断发展,由低等生物演化出人类。后者相信神的创造说,而后有两种进化立场。第一种立场确信神直接创造世界和人类,也就是按创世纪的字面文字,神直接创造了亚当厄娃,始祖确实真有其人, 不是代表性或象征性的人物,人类没有什么进化的过程。第二种立场认为有所谓神导的进化论,就是认为宇宙与人类是在神的引导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进化发展,不是由神的直接创造。亚当厄娃不需要是历史人物,他们是象征人类始祖的典型。上述各种说法包括揣测、假定和推理,可靠度视其引证和推理的严密性而定,读者可思考判定。
在说回“天主的儿子和人的女儿”的描述,这到底指什么?在当时以色列民族的历史背景下,天主的儿子指的是敬拜天主的以色列民族,人的女儿则是指选民之外的外邦人。两者的杂居与通婚导致部分选民抛弃自己的至上神信仰,引起希伯来社会秩序的混乱。犹太先知宣称其后果将导致毁灭,并以洪水灭世的故事为警戒。最终需要天主的“再创造”工程才能够修复,也就是洪水之后的新秩序世界。
文:萧永伦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