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为什么说“徒弟不能胜过师傅”?

为什么说“徒弟不能胜过师傅”?

在福音中,耶稣被称为“拉比”。(谷9:5和11:21等处) 若望告诉我们“拉比”的意思是“师傅” (若1:38)。

犹太传统中的师徒关系

作为犹太人的拉比,应当对圣经和经传有全 面的认识,可以回答门徒和群众在各个方面的问 题。门徒跟随师傅是一种承诺,一般都要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师傅不论到那里,都要跟随他。门徒时刻不离师傅,陪伴、观察、聆听、学习他。

福音提到耶稣明确地召唤门徒, 邀请他们“来跟随我!”(路5:27)。耶稣要求他们不仅要听他的教训,也要行他的教训(路6:47)。门徒以 师傅为榜样, 效法他的风范, 通过观察他的生活而学习真道(路9:23 – 27 )。门徒也积极的参与师傅的事业,从中接受训练(谷3:13 – 19 ),并接受师傅的差派,出去传道,然后回来向师傅报告   (路10:1-20)。门徒接受师傅的监督、评估、鼓励 和训导(路10:17-20)。

门徒跟随师傅并向他学习, 是否有一天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呢? 我们的生活经验显示那是有可能的。然而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却说“徒弟不能胜过师傅”。原文说:“瞎子岂能给瞎子领路?不是两人都要跌在坑里吗? 没有徒弟胜过师父的:凡受过完备教育的,仅相似自己的师父而已。”(路6:39-40) 耶稣的话是什么意思?

俗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难道耶稣真的认为“徒弟不能胜过师傅” 吗?玛窦福音还有一段记述,主耶稣教导说:“你们为了我的名字,要被众人所恼恨,唯独坚持到底的,才可得救。没有徒弟胜过师父的,也没有仆 人胜过他主人的;徒弟能如他的师父一样,仆人能如他的主人一样,也就够了。若人们称家主为‘贝耳则布’,对他的家人更该怎样呢?”(玛10:22- 25,28) 这段话的意思又是什么?

先考查玛窦福音的经文,从上下文来看,主 耶稣告诉门徒,祂做师父和主人的,尚且要遭受人的误会、凌辱和迫害,何况祂的门徒呢?世人怎 样对待祂,也会怎样对待祂们。而做师傅的祂既然能够克服各样的磨难,祂的门徒也可以得胜。在这里,主耶稣是在警戒和鼓励门徒,自己已经受苦在先,他们也必须有为主受苦的心志。

再回去路加福音的那一段经文。耶稣要门徒 谨慎选择师傅,在宗教方面尤其需要获得明确的训导。如果师傅是瞎眼的,既是无知或有偏差的,徒弟肯定也将被误导,同样成为瞎眼的。在犹太传统的门徒训练中,就是要让门徒将来也能成为称职的老师。犹太人认为师傅对法律的了解,肯定比门徒深广,因此有“没有徒弟胜过师父的”的俗语。

门徒相似师傅

做耶稣门徒的真义是要把生命完全奉献给主, 顺服与效法祂。当耶稣呼召门徒的时候,祂首先要求门徒“跟随祂”,明显地是要他们信赖自己,服从祂所说的话,成就祂的训导。这包括四方面:

第一是与罪隔绝。就是了结以往的罪过,彻 底切断与罪恶的关系,放弃旧有的生活方式,包括各种坏习惯。对一个立志跟随主的人,神圣与罪恶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第二是决心爱主。跟随主耶稣作祂的门徒乃 是出于对主的热情和真爱,而不是出于冲动或自 负。若有这种正确心态,任何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主的爱隔绝。

第三是听从主命。主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若14:15)也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若14:23)主的吩咐再清楚不过了!

第四是贯彻到底。门徒必须准备背负十字架 跟随主。即使环境恶劣,经济穷困,信仰遭受迫 害,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时,门徒都绝不畏惧,坚持跟随主到底。

文:萧永伦神父

Shopping B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