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纳匝肋的圣家堂

源起

海风习习吹,吹起了虔诚的心火,点燃了新加坡东海岸的海岸线。从欧亚人到土生华人,从四户人家到如今的九千人,从1902年至今,历经百年仍屹立不倒的,就是新加坡东区的首间教堂——圣家堂。

圣家堂如同纳匝肋圣家一样有着谦卑的开始。1902年,当东海岸路建成后,许多欧亚人就在加东一带买了好些地,居住在一起。当时,四家非常虔诚的欧亚人常聚集在拉萨兄弟会(LaSalle Brothers)位于东海岸海边的小木屋,一起望弥撒和祈祷。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到了1922年,小木屋已无法容纳欧亚社群,建造小圣堂的想法油然而生。

圣家小圣堂

1922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Fr Pierre Ruau[1]del 当时是善牧主教座堂的本堂神父。他向James Leonard Scheerder要求建造小圣堂的土地。身为一位地主,也是起初那四户人家之一的James Leonard Scheerder,就慷慨地捐出一块位于加东的土地。在Marie Luc Alphonse Emile Barillon主教奠基后,建造小圣堂的工程就开始了。1923年11月11日,小圣堂由P. Perrichon主教祝圣,并奉献给纳匝肋的圣家。

自此,新加坡东部就有了间圣家小圣堂。善牧主教座堂的神父们,每个月两次都会到圣家小圣堂来主祭感恩圣祭。天主教信仰也在这里继续蓬勃地发展。

建造大教堂

从1920年代后期到1930年代早期,是加东一带天主教人数激增的时代。好学校、好风景不只吸引了更多欧亚人士搬迁到新加坡东部,也吸引了许多土生华人从城市搬迁到加东,并且皈依天主教。

由于教友人数的增加,现有的圣家小圣堂已无法应付教友的需求。因此,为建造新教堂,圣家小圣堂就在1931年被拆除了。1932年6月19日,当新教堂被祝圣后,圣家小圣堂也改称为圣家堂。1936年,圣家堂被提升为堂区,是新加坡东部的首个堂区。Fr Ruaudel也在同年4月25日正式成为圣家堂的本堂神父,并主祭了首台圣诞子夜弥撒。

教堂名字的由来

取名为圣家堂是应捐赠土地的地主James Leonard Scheerder的要求。他捐赠土地时,就表示有把圣堂奉献给纳匝肋圣家的想法。当时,负责建造小圣堂的Fr Ruaudel也同意了他的要求,后来改建成教堂后,也就沿用了圣家的名字。圣家堂也被俗称为“加东圣堂”或“加东天主教堂”。

蜕变的教堂

直到1954年,圣家堂是新加坡东海岸地区的唯一一间天主教教堂,也一直照顾着东区教友的牧灵需要。提升为堂区后的圣家堂,加设了门廊和添加三个大钟等,并在1938年6月12日再次被祝圣。为容纳更多教友,以及应付教友们的需求,圣家堂在1965年至1970年之间,再次展开扩建计划,并且加建了两层楼的青年与福利中心,以及两层楼的神父住宅。

1994年,当何光辉神父成为圣家堂的本堂神父时,他也接下重建教堂和筹募建堂费的挑战。历经三年的筹备时间,终于筹得一千万新元的建堂费用,圣家堂的重建计划也就此展开。

1997年12月27日,在庆祝圣家堂主保日后,圣家堂就关闭了两年。四层楼高的新教堂建筑,除了底层有个安置骨灰的圣所外,也加设朝拜圣体的祈祷室、音乐室、幼儿园、课室,还有在主日充当餐厅的多用途礼堂等。

新教堂在1999年12月26日,由已故杨瑞元总主教祝圣后,正式启用。新教堂只保留了旧教堂前的圣家圣像,而新颖设计的屋顶则犹如朝天祈祷的双手。可容纳至少两千名教友的新教堂,在祭台上方也增添了16片由意大利进口的彩绘玻璃。这巨大的彩绘玻璃犹如绽放的玫瑰花,玫瑰的中心是圣家,再由这个中心点向外展开的是一个十字架,还有16个图像,叙述了耶稣的一生。

今日的教堂

每年,圣家堂在农历新年的除夕夜,晚间十一时都会有个特别的感恩圣祭,吸引了数百位土生华人参加。这是个非常具有土生华人色彩的感恩圣祭。从传统祭桌上的摆设,到感恩圣祭中的祈祷经文、圣言宣读、讲道、圣咏,还有神父们的祭袍,以及出席教友们的衣着,都非常具有土生华人的风味和色彩。这是圣家堂的特色,也是新加坡首间以土生华人方言主祭感恩圣祭的教堂。

这个习俗是在1975年,由曾泰坤神父发起的。当时,曾神父刚成为圣家堂首位本地的本堂神父。虽然曾神父已在2013年逝世,但这习俗依然延续至今日。除了保留传统外,更为纪念曾神父在圣家堂19年的服务,以及对土生华人的一份心。

1988年2月,现任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神师——本笃会士文之光神父(Fr Laurence Free[1]man)应曾神父和黄国松先生的邀请,在圣家堂举办了一个介绍基督徒默祷的讲座,吸引了约四百人出席。一个月后,在曾神父的支持下,黄国松先生夫妇便创办了本地支团,更在2001年,在圣家堂正式设立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的新加坡分会。

2002年,吴德理神父接任圣家堂本堂神父的职务,也为圣家堂定下新方针,即建立活跃的基督信仰团体,并提倡福音的价值观——爱、正义及和平。圣家堂也在2013年开始提倡“生活在信仰”中,即以家庭、较不幸人士和来自海外的教友,为堂区优先服务的对象。

纳匝肋的圣家一直眷顾着圣家堂。经历了114年,也被拆除和改建了两次,如今的圣家堂虽在建筑上已蜕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教友的心火依然是火热的。

文:Clement Liew  /白美珠整理

Shopping B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