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独一无二圣家堂

 独一无二圣家堂

是在十年前踏入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堂,那座我四十年前念建筑学时便注意到,并列为“此生必访”的特殊建筑物。四十年前这座教堂尚在建设中,到了十年前,乃至现在,它依然尚在建设中——你说奇怪不奇怪?

始建于1882年的圣家堂,据说要等到2026年,它的建筑师高迪逝世100周年时方竣工。果是这样,则一座教堂竟用了144年来建造,在现代肯定是独一无二的。

建筑师高迪1852年出生于西班牙,并于巴塞罗那修读建筑学。他是在31岁那年接手地底层已在建造中的圣家堂项目,并逐渐将生命奉献给它。到了因被电车撞倒而逝世的前一年,他甚至入住圣家堂地底层一小室,过着极简朴的生活。高迪离世后其他建筑师继续领导这项工程,但都忠于他的方案,而高迪的名字也一直与圣家堂连在一起,这些当然也是独一无二的。

高迪接手圣家堂后为它带来全新的设计,而且,在总领项目的数十年内,不断的优化它,树立一种“前无古人”的风格。在建筑史上,高迪整体作品可视为“新艺术运动”西班牙支派,叫“现代式”;但圣家堂应该是超越这个框框的。原因在于高迪完完全全将天主教信仰融合在这座建筑物里,有人因此称他为“天主的建筑师”。

圣家堂的平面是个拉丁十字架,正面朝东南为“荣耀”立面,右侧朝东北为“耶稣诞生”立面,左侧朝西北为“耶稣受难”立面。其中,耶稣诞生立面和它后面的四个尖塔最早完成;高迪在有生之年监督了它大部分的建造。

且让我们看看耶稣诞生立面。基本上它有哥德教堂立面的影子,表面却被雕塑品覆盖,似在延续西班牙巴洛克传统。覆盖三个门廊的雕塑呈现自然界的草木,居中的门廊最顶上有棵长青的生命树,而若瑟与玛利亚定亲,圣母领报、耶稣诞生至成长的各个场景都一一出现。雕像除了圣家三成员,更有天使、圣人、凡人、动物,乃至工具,使人看了十分亲切。这是天主子降临的人间,因着祂而充满了信、望、爱的美好人间。

反观“耶稣受难”立面却充满悲情。它主入口门廊的柱子像骨头,后面的墙如舞台,一切肃穆,展示从最后晚餐至基督被葬的一组组雕像。这些由当代雕塑家从1986年起创作,并自高迪作品取得造型灵感。看这立面时人们的心情想必是沉重的,然而,当知道悲情的终点将是荣耀——正如你我在生活中各自背负着十字架,却都会因分担基督的苦难而将分享祂的光荣——其实更可感恩。

看到以上的描述,读者们或会认为圣家堂的设计只注重感性?非也。它高度的理性单从正厅的结构便可看出:只见高迪所用的不是传统的圆拱或尖拱,而是他特别设计的“悬链拱”——是一项经过长时间研究才成就的创新。结合了这种特殊的拱,高迪又创造了独特的柱式。整个系统建造出来,就像是一座茂密的森林。那些柱、那些拱、那些拱顶,仿似一棵棵巨树拔地而起,以枝叶组成华盖,再让光线在枝叶间透落。高迪处处师法自然,只因为他充分了解唯有天主的创作,才是美的极致!

自1992年起,一群热心人士发起高迪封圣运动,一切按程序进行但此事至今还没成就,难免使一些人心焦。然而,我们只要将目光投向圣家堂本身进度,便大可宽心。高迪曾说:“圣家堂建设缓慢,是因为这项工程的主人并不在赶时间。”是的,世上之“项目”似是人在掌控,但其何时成就,终究会不会成就…有哪一处不由天主作主?且以每回我于武吉知马圣若瑟堂参加弥撒完毕,在步下主楼梯时总会见到,圣奥古斯丁的一段话让大家思考:

“要像一切都靠天主似的祈祷。要像一切都靠自己似的工作。”

文/图:方济虎威

Shopping B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