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谷福音1:12-13写耶稣公开福传前到了旷野。(也见玛4:1-11和路4:1-13)。马尔谷的描述简短扼要。经文写耶稣受洗后,就被圣神“立即”催促到旷野里去,表达了行动的即时性。玛窦和路加对受诱惑的内容有详细的叙述,这却不是马尔谷所要强调的。那么马尔谷这两句简要的描述有什么目的呢?
耶稣顺从圣神进入旷野,确切地展示了一个“属神”的人应有的生活态度,那就是降服于圣神的指引。进入旷野避静并不是耶稣顺从圣神引导的唯一例子。在福音中,这种表现是祂的一贯作风。
耶稣的禁食持续了四十天之久。在犹太文化中,四十是一个象征考验和纪律的数字。在旧约中,洪水的日期、探子在福地的日子、厄里亚的禁食期、厄则克耳先知的示范期、约纳的宣讲都是四十天,而以色列人在旷野徘徊的时间,以及建国后前三位君王在位的年数都是四十年。
本文说耶稣受到撒旦的试探,更好翻译为受到诱惑,因为对方的企图是毁灭,而不是磨练和激励。“试探”多用以表达正面和积极的意义。身为神而人的耶稣受到了诱惑,表达了祂与世人的团结性,正如希伯来书 (2:17-18) 所阐明的:“祂应当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好能在关于天主的事上,成为一个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以补赎人民的罪恶。祂既然亲自经过试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试探的人。“
这段经文表达了耶稣成为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认同和经历人间的疾苦。耶稣以有限和脆弱的人的身份与我们同在,服务他人。“受苦”和“试探”的耶稣关怀那些同样受苦和受试探的人。耶稣在旷野的试探中依靠神的恩宠来支持祂。同样的,当试探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我们也应该依靠天主的力量坚忍奋斗。
经文提到耶稣在旷野与野兽和天使在一起。“祂与野兽同在”这句话的意思并不完全清楚。可能是马尔谷强调耶稣是多么的孤立,没有其他人陪伴。旷野中除了祂没有别人,只有野兽。句子也可能暗示耶稣处于某种身体上的危险之中,因为如果野兽攻击祂,祂几乎没有任何的保护。或者马尔谷展示耶稣在旷野的这四十天里,如何与天主创造的一切互动。旷野指的是物质和非生命的自然界;野兽代表地上所有的生物;而天使是天主创造的非物质的属灵存在。在祂准备公开传福音的开始,福音表达了祂与造物界的各方面互动。祂将开始被破坏创造物的修复过程!
文:萧永伦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