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迦拉达书2章1到12节,保禄讲到他对外邦人的使命,以及他与伯多禄的对峙。他的话给读者的印象是他是对的,而伯多禄是错的。他说:“刻法来到安提约基雅时,我当面反对了他,因为他有可责的地方。原来由雅各伯那里来了一些人,在他们未到以前,他惯常同外邦人一起吃饭;可是他们一来到了,他因怕那些受割损的人,就退避了。”因为这段话只是保禄的一面之词,他没有提到伯多禄的回应,不少读者认为保禄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公开批评伯多禄是正确的。客观来说,他有道理吗?
认真研究,我们有理由不站在保禄一边。当时的保禄似乎夸大其词。首先,他宣称自己“是受了委托,向未受割损的人宣传福音,就如伯多禄被委派向受割损的人宣传福音一样。” (迦2:7)事实上,伯多禄是最早向外邦人传教的人,比保禄早得多。此外,保禄自己也经常在犹太会堂里讲道。其次,伯多禄深刻意识到犹太人对外邦人的不容忍,但他自己深信犹太习俗不适用于外邦人,这个信念在保禄公开传教之前已经形成。详情见宗徒大事录第10章和第11章。
当一些基督徒从耶路撒冷来到安提约基雅时,伯多禄是因为害怕说真理和行真理,还是因为某些好的理由而不与外邦人一起进餐呢?保禄论断伯多禄是虚伪的,并当面反对他。事实是否恰恰相反呢?是保禄自以为义,过分热心,误判了伯多禄吗?
当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在安提约基雅拜访当地教会时,伯多禄不与外邦人一起进餐,这并不表示他排斥外邦基督徒,而是他对耶路撒冷基督徒的强烈感受较敏感,不想直接与他们起冲突。他很可能在等待更好的机会来处理这个问题。他的行动绝不是因为主张外邦基督徒应该遵循犹太人的习俗。对伯多禄的这种理解可以从他主动接触外邦人(宗10章和11章),以及他在耶路撒冷会议期间,针对该不该将犹太习俗强加给外邦人的演讲中得到证实(宗15:7-12)。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保禄对伯多禄行为的判断是不公平和有误导性的。
我们没有在任何文本中看到关于伯多禄对保禄指控的反驳。伯多禄在这件事上的沉默,很可能是他对保禄的理解和宽容。他知道保禄有法利赛人的背景,以及他在皈依耶稣后,要有与自己的过去彻底决裂的心理需求。关于传统犹太背景的基督徒和外邦人背景的基督徒中间的矛盾,伯多禄和保禄比较,其所处理的方式是更加温和的。保禄则强烈反对耶路撒冷的弟兄们。
过了几年后,保禄学会以更温和的方式在持有不同观点的群体之间进行调解,正如他写给格林多人的信中关于吃供奉异教偶像的食物所表明的态度那样(格前书8:13)。他声称,“对犹太人来说,我成为犹太人是为了赢得犹太人。(格前书9:20)他的态度改变也体现在他指示弟茂德行割礼上(宗16:3)。这与他写信给迦拉达人的时候,坚决不让弟铎受割礼,成为强烈的对比。(迦2:3-5)他改变待人处事的正面态度可谓是思想较成熟的表现!
文:萧永伦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