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 Sing Pao Logo

文章

1734 在同行人的身上看见耶稣

最近在一节慕道团讲课中,我分享了教会礼仪年的安排,强调圣周为教会礼仪生活的高峰,以庆祝耶稣从死亡逾越到复活的救赎工程。(见右图)图表中的斜坡高度表达了这个思想,因为耶稣的复活,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根基(请参阅格前第15章)。

更多 →

37 沉斧浮出

列下 6:1-7 有另一个厄里叟的故事。话说有一个先知把一把斧头掉落河里,因为斧头是借来的而感到不安。厄里叟于是把一块木头扔进水里,那丢失的斧头就浮到水面上。这个记述看起来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毫无意义,如此不必要和如此古怪。

更多 →

现代教会的经典(一) 1734

现代教会的四大经典为《圣经》、《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新编天主教教理》及《天主教法典》。其他教会典籍,如教会历届大公会议的宪章、历代教会权威当局的文献、教父文集、历代圣贤、大师、神学家、伦理学家、灵修学家的名著等。
本期,我们先介紹《圣经》和《梵二大公会议文献》,下期,我们将介绍《新编天主教教理》及《天主教法典》。

更多 →

36   熊咬死孩子

列王纪上记载厄里叟追随厄里亚先知,直到 后者被提上天以后,厄里叟接过他的衣 钵。然后在大约八章中,经文描述他经历的一系 列事迹。其中有一个很让人费解的是男孩和熊的故事。这个轶事很短,也很奇怪,且相当令人不 安。事情是这样的:厄里叟上到贝特耳,在路上遇到几个年轻人从城里出来,并嘲笑他说:“秃 头,上来!秃头,上来!”他转过身来看他们, 因上主的名诅咒他们。立即两只狗熊从树林里出 来,将其中四十二个人咬死。然后他从那里去了 加尔默罗山,又从那里他回到了撒玛黎雅。(列 下2:23-25)

更多 →

1732 看,都成了新的

“所以谁若在基督内,他就是一个新受造物,旧的已成过去,看,都成了新的。”(格后5:17)
新年新气象!在此万象更新之际,海星报灵修写作组所有组员先祝读者群:“革新”成功!
年复一年,我们都会定期地在新年或生日时许下心愿:抛开过去不好的人、事、物,展望全新、更美好的未来。能从除旧迎新的过程中得到鼓舞,未尝不是一种重生的体验!

更多 →

35   割包皮以免死

梅瑟 杀 死 了 一 个 埃 及 人 后 , 逃 往 漆 米 德扬去投靠司祭勒乌耳。在那里娶了漆颇辣,是司祭的七个女儿之一。为他生了革尔熊及厄里厄则尔两个儿子。好说梅瑟在回埃及的路上,某一黑夜正在露宿之际,天主要杀死他。漆颇辣急忙用石刀给儿子革尔熊割下包皮,算是施行了割损礼,又拿它接触梅瑟的下体(“他的脚”所指),使丈夫也像行了割损一样。如此救了自己的丈夫免受杀害(出4:24-26)。其后漆颇辣带着两个儿子,归回父家居住,直至以民出离埃及后才阖家团聚 (出18:2-6)。

更多 →

新约中的耶稣画像 1731

你们是否注意到新约的各部著作,对耶稣有着不同的描绘,具有不一样的耶稣画像(图像、肖像)。那么,我们能经由不同的著作所介绍给我们的不同耶稣画像,更能完整而且立体地认识耶稣例如:“玛窦福音”的“主”、“路加福音”的“老师”、“若望福音”的“降生成人的圣言”、“马尔谷福音”的“人(子)”、“宗徒大事录”的“初期教会团体中基督亲切的临在”、“伯多禄前书”的“基督是同伴和典范”、“希伯来书”的“基督,永恒的司祭”、“默示录”的“基督绝对的胜利”等等。

更多 →

34 民长纪的碎尸事件

民长纪第十九及二十章中,描述了一位肋未人所纳的妾,因为和他发生争吵就生气的回父家去。他于是追到白冷劝说,并接她回家。回家路上,经过基贝亚,在那里投宿,有一位厄弗辣因人的老人收留他们过夜。谁知当晚该城的一些无赖之徒竟然来敲打老人的门,要他交出肋未人,好做鸡奸的恶事。而老人为了要保护肋未人,竟然提出交出自己女儿来满足匪徒,最后是肋未人把自己的妾给他们凌辱,满足了他们的兽欲。

更多 →

71 满被圣宠  

 教会在圣诞八日庆期最后一日,一月一日庆祝“天主之母圣玛利亚节”。
    这个节日具有好几个意义,因此这个节日也有好几个名称。首先,本日正是圣诞节八日庆期的第八日,弥撒所庆祝的核心奥迹就是“天主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所以我们可以称这个节日为“圣诞庆期第八日”。本节日的第二个意义是,今日正是耶稣降生的第八日,祂乃按照犹太人的法律,接受了割损礼,并且起名叫“耶稣”,所以在这个节日上我们也纪念“耶稣圣名”。本节日的第三个意义就是庆祝“天主之母节”,因为这项奥迹与基督的降生有一细针密缝的紧密关系,甚至我们可以直白地说,就是因着这项奥迹而带领我们走向“天主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当中。本节日的第四个意义是,圣诞节后第八日恰逢阳历的新年,因此是日我们也庆祝元旦新年。而本节日的第五个意义是,在这个节日上我们也举行“世界和平日”。

更多 →

70 成为花园

将临期真是一个载满了盼望,充满了期待的时期!
在生命旅途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盼望和期待在明日生命的停靠站等待着我们,然而我们的生活却常常经验到希望的渺茫以及期待的落空。因此除非转向天主,并且等待祂的来临,否则生命的最终极盼望终将只会沦为绝望,因为天主的许诺才是我们永不失落的希望与期望。这就是为什么在礼仪年度一开始的“将临期”,弥撒的福音及读经总是围绕著“怀着盼望期待”的主题在打转,藉以提醒我们要把生命的终极盼望和期待放在天主身上。

更多 →
Shopping Basket